top of page
  • 詠愛

勵志電影的主角

已更新:2020年2月10日


宣愛陪讀班剛開始與現在的規模大不相同,只有兩個老師——任仁老師和我,各負責高年級與低年級。暫離學校的那一年,我幾乎全時間與這些孩子相處,對於第一屆的孩子有著深厚的情感,我陪著他們完成功課,對他們講故事,一起睡午覺,一有空閒就帶著她們挑戰做不同的點心、教音樂,有個小孩還不小心叫了我「媽媽」。在陪讀班最大的成就感在於這些孩子是輔導室轉介而來,當中有學習障礙、情緒障礙、ADHD、家庭問題的孩子,在經過幾週,幾個月,幾個學期之後,看著有人逐漸願意耐著性子坐在位子上完成作業、對別人講話多了一些禮貌,便會覺得一切的辛苦是值得的。這些孩子不見得有愛他們的父母能夠每天教導他們是非對錯,甚至提供溫飽;不少是由親戚照顧,這代表了他們成長的路比其他孩子更辛苦,卻也代表他們願意依賴像陪讀班這樣的地方,在當中吸取養分、得到溫暖,以致於面對學業的艱難和家庭的困境能強壯起來。

然而並非所有的孩子都如同勵志電影裡的角色一樣,能從小流氓變身成學霸。陪著這些孩子就像牽著他們的手在全黑的空間行走,沒有人能保證什麼。以為如果這週特別陪在這個孩子旁邊,她應該就會感到備受重視;以為他雖然聰明只是不愛讀書,給他多一些鼓勵和方向他便會想通;以為他看了這個影片或繪本就能開啟對人的同理心,但時常是事與願違。改變通常不是一瞬間的事,每個個體都有他的時間,然而走在當中時常會懷疑自己是否做對,甚至會失去耐心和期待。當自己付出越多心力時——花額外的時間做佈置、寫教案、自掏腰包採買禮物、耗費唇舌個別談話了一個小時,就越容易失望受傷。他們可能對於活動興致缺缺、對於禮物十分嫌棄、說教的一小時全部都在放空。在這些零零散散的當下,我也從一個菜鳥老師逐漸吸取一些經驗,長期來看成長並不是單方面的。而他們的改變通常不是一柱擎天,而是起起伏伏,時好時壞,可能前一秒還在為他的禮貌感動到不行,下一秒就為他的白目氣到不行;但在三年五年後往回看,依然會對於從剛踏進門的臉蛋,到現在坐在位子上的樣子、洗碗的樣子、勇敢靠自己生活的樣子感到安慰。

回顧影片和畢業典禮是感人的,日常生活的作業遲交章、凌亂的座位是真實的。我很開心這五年沒有間斷地在陪讀班服務,儘管還沒畢業時每天都有課,他們還是值得我半夜去7-11影印講義,每個星期三花從新莊來回三小時的時間,就只是來中壢上一堂一小時的音樂課。沒有人為他們付昂貴的鋼琴學費,我們讓他們免費上課;沒有人為他們安排暑假活動,我們沒日沒夜地為他們籌備暑假活動,無數的會議、美工和排練,只為了讓孩子們能享受在其中並有所收穫。看到每一年都有新的志工老師進來,舊的老師也沒有因為疲乏而離開便十分感動,這一切是從零開始的,而正因為所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,因此能漸漸壯大成為團隊。我們無法成天期待每個孩子都成為勵志電影的主角,也不能停止期待,因為生命總是充滿驚喜(和驚嚇XD)。

64 次查看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bottom of page